我是这样治疗手麻的
大家好,我是曹波涛中医师,医学学士,诊病读书十余年,喜研中医,针推药相结合,全心全意追求疗效。
本公众号仅记录个人微末浅见,多谢关注,欢迎交流,不喜勿扰。
人道中年,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让人烦恼的情况,手麻出现的频率可能也是比较高的。
中医把类似麻、痛一类的症状统称为痹,按照疼痛以及麻痹类型大致上分为痛痹、行痹、着痹之类,按照病变的深浅分为筋痹、脉痹、肌痹、皮痹、骨痹,多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脉络瘀阻而发麻、痛。
其实,真正的中一人之所以喜欢阅读经典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,当我们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的时候,总能在经典里面找到具体的答案和指导思想,这是非常了不起的,就拿这个痹症来说吧,《黄帝内经·痹论篇第四十三》早就有了记载:帝曰:“痹之安生?”岐伯对曰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。其风气胜者为行痹,寒气胜者为痛痹,湿气胜者为着痹也。”帝曰:“其有五者何也?”岐伯曰:“以冬遇此者为骨痹,以春遇此者为筋痹,以夏遇此者为脉痹,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,以秋遇此者为皮痹。”
图片
笔者前些年读到上面这段经典论述的时候忍不住拍案大叫:“真的精辟!”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感慨呢?
首先,这段论述提醒了我:各种类型的病痹同样是分层次深浅的,从浅到深分别是皮、筋、脉、肌、骨。病深一层则难治一层,所以,最难治疗的应该就是骨痹。
其次,如何能分清楚某种痹症到底属于哪一层的病变呢?《痹论篇》已经说了:不同季节时令出现的痹症可以分别对应深浅,春天遇到痹病属于筋痹,夏天遇到痹病属于脉痹,长夏遇到痹病属于肌痹,秋天遇到痹病属于皮病,冬天遇到痹病属于骨痹。这种逻辑的接受需要时间。
凡是在临床摸爬滚打的医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:同样是一个颈椎病引起手麻,春夏治疗明显比秋冬治疗的难度小,效果也好的多,明明治疗方法是差不多的,患者的症状也基本上差不多,但效果就是差强人意。当真正读懂上面这段文字的时候就会明白,同一种症状在不同季节,病变的深浅层次是不同的,病变层次越深,治疗难度越大。
西医针对痹症的分析就简单的多,大多从结构入手,凡手麻者,首先怀疑神经传导通路有问题,比如颈椎病引起神经根、神经丛、神经干的压迫而出现手麻,或者远端肌肉、关节异常导致神经分支出现压迫;另外就是肢端血管阻塞导致供血不足而出现麻木。无论哪一种,单纯从结构入手看似简单,但临床解决起来却又困难重重,先不说定位的难度,就算能找到几个卡压点解决掉,症状也不一定就很快消失,更有甚者可能出现病情反复,这时候他们基本就没招了。
而中医不同,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,考量的全面性是注重结构的医生所不具备的,我们会把天气因素、体质因素,甚至家里的居住条件、工作环境都考虑尽去,这就是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基本逻辑。
笔者治疗过很多手麻腿麻的病例,采用针刺加手法调整,随着季节时令的不同,针刺及手法的层次也做到相应的调整,春天重点调筋,注重筋翻、筋转,夏天注重血脉,重点观察是否存在血脉瘀热,秋天观察皮肤,是否存在皮肤粗糙、颜色不滑,冬天重点在骨,各种筋肉挛极都可累及到骨和关节。自从意识到这些问题后,临床再遇到手脚麻木的患者,见效明显比过去容易很多。
案例:患者樊**,男,57岁,2023年1月18日来诊,颈部僵硬疼痛伴有左侧肩背牵扯麻痛一周。
自述十几天前晨起颈肩僵硬不舒,数日后出现左侧肩背部放射痛,且疼痛随颈项转侧而加重,颈部向右转时疼痛剧烈,夜间加重难眠,无法开车,影响工作。
查体:颈部肌肉僵硬,C6/c7左侧关节突后缘压痛且向左上肢放射,颈部后伸<15°,前屈<25°[正常],左右侧屈<25°,左侧旋转<30°,右侧旋转<15度则诱发左侧上肢剧烈疼痛。
中医诊断:骨痹,寒凝血瘀。
西医诊断:神经根型颈椎病。
治疗:通力关节,温经散寒,针刺配合手法矫正。
普通推拿放松十五分钟后做关节调整,然后采用座位进行针刺。由于本病见于冬季,病位在骨,所以针刺深度需要尽量刺激到关节突表层。让患者头颈转向右侧,触发左侧上肢的牵扯痛,然后在C7左后方找到压痛点,选用1.5寸毫针缓缓刺向关节突关节方向,感觉在推进的过程中,针尖莫得弹跳了一次,随后患者整个左肩也跟着弹跳了一下,而后左上肢疼痛消失。出针后嘱患者头颈恢复中立位,然后再进行左右旋转,幅度明显增加,疼痛明显缓解。
一次治疗后临近春节,患者节后复诊症状明显缓解,左上肢放射麻痛消失,仅晨起颈部稍有僵硬,继续两次治疗后患者症状尽除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